中村都要暈過去了,他從來沒有遇到如此強大的談判對手。
能輕而易舉的接住他踢過來的球,還會踢出一道讓人預想不到的弧線,沖破他的防線!
“董事長,”中村張口結舌,滿頭冒汗問,“您,您有什么新的提議?”
陸東的目光掃過中村可笑的表情,慢悠悠地開口,每個字都像落在棋盤上的棋子,沉穩(wěn)而精準。
“中村君,與其糾結這幾千塊的差價,不如咱們換個思路,BIK把生產線搬到太原來?!?br/>
中村猛地抬頭,眼里滿是錯愕:“搬……搬到太原?”
別說中村愕然,小狐貍也是一臉的迷茫。陸東靈機一動,想出一個絕好的主意,可是,操作起來恐怕沒有那么容易。
……
陸東胸有成竹,他從政策到企業(yè)落地,想了一遍。
目前國內真正對外開放的,只有上海浦東新區(qū)。但是,國家不斷的加速開放,允許進行更大膽的試驗,吸引外資的關注和投資。
明年鄧公南巡講話,將在中國掀起一番大規(guī)模的外商投資熱潮,陸東的想法是現實而可行的。
“你來看,中村君,”陸東在桌上展開規(guī)劃圖,“這是未來集團在太原一手打造的產業(yè)園。”
“啊,真是壯觀吶!”中村吃了一驚,萬萬沒想到,在他以為偏遠落后的大陸內地,竟然有如此宏大和現代的規(guī)劃。
“這是大手筆!”小狐貍驕傲無比。
中村贊不絕口。
……
“在我的產業(yè)園里,可以為BIK建造現代化的廠房,我會爭取政策優(yōu)惠。BIK設立分廠,本地招工、本地生產,不僅能省掉跨國運輸的費用和關稅,成本還能大幅度的降低!”
“這就是說,咱們的利潤都會增加!”小狐貍補充道。
“沒錯,”陸東轉身面對中村,語氣里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,“落地投產后,別說每套設備9。5萬元,就算降到8萬元,咱們的利潤空間也比現在大得多?!?br/>
中村的喉結狠狠滾動了一下,手里的雪茄煙灰簌簌往下掉。這個提議太突然,像一道驚雷劈散了他腦子里所有的混亂。他終于意識到,陸東的目標不是壓價,而是要把BIK的根,扎到這片黃土高原上。
“可是……”中村張了張嘴,顧慮像潮水般涌來,“建廠需要很大的投資,技術轉移、團隊派駐、工人培訓……這些都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。而且,目前大陸的產業(yè)環(huán)境……”
“這都不是問題,”陸東坦然笑道,“我們簽訂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,政策我來解決,廠房我來建,你們把生產線遷來,培訓技術工人。”
中村不由得點了點頭。
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公司老總,他當然知道,本地化生產的優(yōu)勢是巨大的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